ERP — 從內部集成起步, 3/e

陳啟申

  • 出版商: 電子工業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定價: $588
  • 售價: 8.5$500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500
  • 裝訂: 平裝
  • ISBN: 7121185059
  • ISBN-13: 9787121185052
  • 相關分類: 企業資源規劃 Erp
  • 立即出貨 (庫存 < 3)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是為幫助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理解ERP原理、指導思想、運行機制、項目實施和應用而編寫的,重點在企業內部管理信息集成。對我國大多數企業來講,實施ERP從實現內部信息集成起步,是由淺入深、由里及外的現實可行的步驟。內部集成是企業管理信息化長徵的第一步。本書強調信息技術與業務流程密不可分的關聯,根據首先提出ERP概念的美國Gartner Group公司歷次研究報告介紹ERP,根據倡導MRP概念的美國運營管理協會(APICS,創始時名為“美國生產與庫存管理協會”)出版的經典文獻介紹內部集成應用。

作者簡介

陳啟申,中元國際工程公司(原機械工業部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
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
早期曾參與山西太原重型機器廠的建設,後長期在機械部工程設計部門從事工業工程、企業技術改造與基本建設工作。
退休後,借助40年工作經歷和接受物流搬運、項目管理和MRPII等相關國際繼續教育課程的背景,投身於MRPII/ERP的推廣普及工作。
陳老師曾長期是APICS(美國生產與庫存管理協會)會員,在SSA公司擔任過高級顧問。
參與過諸多培訓、研討、實施活動,在總結各方面經驗、參閱國外主要經典文獻基礎上,先後撰寫了《MRPII——製造資源計劃概論》,《MRPII——製造資源計劃基礎》,《供需鏈管理與企業資源計劃(ERP)》,《ERP——從內部集成起步》,《成功實施ERP的規範流程——知理·知己·知彼·知用》等國內知名的MRPII/ERP普及教材;不少業內人士進入MRPII/ERP領域就是從閱讀這些圖書入門的。陳啟申老師把自己定位為“ERP普及教育工作者”,是業內公認具有影響力的MRPII/ERP啟蒙老師。
他雖已是耄耋老人,仍在關心我國ERP事業的健康發展。

目錄大綱

第1部分 ERP原理與管理思想
第1章 Gartner公司是如何提出ERP的
1.1 Gartner的研究報告
1.2 ERP誕生的歷史背景
1.3 Gartner定義的深遠影響
1.4 製造業信息化行業細分與環境
1.4.1 信息化需求因行業而異
1.4.2 信息化必要的外部環境
1.5 ERP內部集成與MRP II

第2章 從優化業務流程談信息集成的必要性
2.1 信息化與流程優化的關係
2.1.1 全局觀念和全流程
2.1.2 增值與共贏——優化流程的目的
2.1.3 優化流程的概念
2.1.4 流程的可視化
2.2 信息集成與實時共享
2.2.1 信息孤島割斷了流程
2.2.2 信息集成與實時共享
2.2.3 信息集成的條件
2.2.4 效益是人用出來的

第3章 用信息集成的觀念理解MRP到ERP II
3.1 MRP——產供銷物料信息集成
3.2 MRP II——物流資金流信息集成
3.3 ERP——供需鏈信息集成
3.3.1 企業生存的外部因素
3.3.2 ERP的發展過程
3.3.3 協同商務與協同文化
3.3.4 ERP系統的支持平台
3.3.5 小結

第4章 物料信息的集成
4.1 集成物料信息的模型
4.1.1 獨立需求與相關需求
4.1.2 物料信息集成的數據模型
4.2 MRP運算的邏輯流程
4.3 MRP系統——需求與供應的平衡
4.4 MRP不考慮能力限制

第5章 ERP計劃的時間概念
5.1 提前期
5.2 時間三要素
5.2.1 計劃期
5.2.2 時段
5.2.3 時區與時界
5.2.4 時區與定單狀態
5.35種作業時間

第6章 效益指導物流——MRP II
6.1 戰術與戰略的統一
6.2 物流與資金流信息集成
6.2.1 靜態集成
6.2.2 動態集成
6.3 正確理解財務和業務的關係
6.3.1 過程和結果的關係
6.3.2 財務管理內涵的變革
6.4 MRP II的其他功能擴展
6.5 MRP II基本子系統配置

第7章 全球經濟與供需鏈管理
7.1 供需鏈的意義
7.2 形成供需鏈的5種流
7.2.1 信息流
7.2.2 物流
7.2.3 資金流
7.2.4 增值流
7.2.5 業務流
7.3 供需鏈管理與信息技術應用
7.3.1 供需鏈管理戰略
7.3.2 應用系統與信息集成覆蓋範圍
7.3.3 供需鏈管理與協同文化

第8章 ERP的相關管理理念
8.1 主要相關管理理念
8.2 敏捷製造
8.3 精益生產與準時制
8.4 約束理論
8.4.1 優化生產技術
8.4.2 TOC的基本點
8.5 價值鏈
8.6 全面質量管理
8.7 六西格瑪
8.8 業務流程重組
8.9 現代經濟學原理

第9章 ERP內外信息集成要點
9.1 ERP內部集成的擴展功能
9.2 ERP外部集成的擴展功能
9.2.1 外部集成的任務與手段
9.2.2 客戶關係管理(CRM)
9.2.3 供應鏈管理(SCM)
9.3 大集成趨勢

第10章 高管團隊工程與企業文化
10.1 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
10.2 實施ERP的動因
10.2.1 形形色色的動因
10.2.2 我要幹與要我幹
10.3 高管團隊工程是決定ERP成敗的決定因素
10.3.1 “一把手工程”實質是“高管團隊工程”
10.3.2 支持源於收益
10.3.3 兩個標誌——明白人和自己用
10.3.4 目標方法考核
10.3.5 建設複合型人才隊伍
10.4 怎樣才能不陷入誤區
10.4.1 常見誤區類型
10.4.2 上線就是成功
10.4.3 ERP就是軟件
10.4.4 怎樣看待國情
10.4.5 管理模式的國界
10.5 製造業的目標與企業文化
10.5.1 製造業的目的
10.5.2 建立實施ERP的企業文化

第11章 ERP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11.1 發展歷史
11.1.1 起步
11.1.2 外國軟件商湧入
11.1.3 國產軟件的興起
11.2 ERP系統在我國推行的問題
11.2.1 企業高管認識問題
11.2.2 規範市場問題
11.2.3 宣傳普及問題
11.2.4 壯大隊伍問題
11.2.5 交流提高問題
11.2.6 大中小集成問題

第2部分 ERP內部集成的應用
第12章 製造業的生產類型和需求響應策略
12.1 離散生產與流程生產
12.1.1 離散生產
12.1.2 流程生產
12.2 需求響應策略
12.2.1 需求週期與供應週期
12.2.2 需求響應策略的類型
12.2.3 產品生命週期與需求響應策略
3章 基礎數據
13.1 數據規範與準確性
13.1.1 信息化管理需要綠色信息
13.1.2 保證數據準確的措施
13.2 數據類型
13.3 主要基礎數據
13.4 字段類型

第14章 編制物料清單
14.1 物料和產品結構
14.1.1 物料的定義和特性
14.1.2 產品是由眾多“單層結構”組成的
14.1.3 編制物料清單的順序
14.2 物料分類
14.3 物料編碼
14.3.1 物料編碼的基本要求
14.3.2 物料編碼含義問題
14.3.3 其他注意事項
14.3.4 相關的對照代碼
14.4 物料主文件
14.5 物料清單
14.5.1 物料清單的作用
14.5.2 製造BOM與設計BOM
14.5.3 建立物料清單的方法
14.5.4 物料清單的類型
14.5.5 虛擬件
14.5.6 模塊化物料淸單
14.5.7 產品結構的類型
14.6 設計變更通知
14.7 物料清單的準確度

第15章 需求管理
15.1 需求管理的意義
15.2 需求類型與需求響應策略
15.2.1 分銷需求
15.2.2 銷售合同(定單)
15.2.3 需求預測
15.2.4 其他需求
15.3 CPFR模式
15.4 創造需求
15.5 銷售管理
15.5.1 銷售管理的內容
15.5.2 客戶信息

第16章 計劃與控制
16.1 計劃與控制的作用
16.2 計劃與控制流程
16.3 經營規劃
16.4 銷售與運作規劃
16.4.1 銷售與運作規劃的定義
16.4.2 銷售與運作規劃的作用
16.4.3 銷售與運作規劃與主生產計劃的區別
16.4.4 銷售與運作規劃的編制
16.5 主生產計劃
16.5.1 作用與意義
16.5.2 計劃對象與方法
16.5.3 MPS報表及其應用
16.5.4 需求計算
16.5.5 計劃的重排與部分修訂
16.5.6 主生產計劃員
16.5.7 保持計劃穩定可行
16.6 物料需求計劃
16.6.1 作用與意義
16.6.2 MRP的信息處理
16.6.3 不同產品不同層次相同零件的MRP運算
16.6.4 考慮損耗的MRP運算
16.6.5 考核MRP執行業績的主要指標
16.7 特殊生產類型的計劃
16.7.1 定單組裝與多層MPS
16.7.2 定單設計與項目計劃
16.7.3 重複生產與有限能力排產
16.7.4 分銷資源計劃
16.7.5 流程工業的計劃特點

第17章 能力計劃與排產
17.1 能力計劃流程
17.1.1 遠期能力計劃
17.1.2 中期能力計劃
17.1.3 近期能力計劃
17.2 物料計劃與能力計劃
17.2.1 間歇式生產
17.2.2 流水式生產
17.3 能力計劃基礎數據
17.3.1 工作中心
17.3.2 工藝路線
17.3.3 加工提前期的作業時間
17.3.4 工作日曆
17.4 粗能力計劃
17.4.1 輸入與輸出信息
17.4.2 運算方法
17.5 能力需求計劃
17.5.1 邏輯流程圖
17.5.2 工作中心能力負荷圖
17.5.3 追溯負荷
17.6 投入/產出控制
17.7 有限能力排產(FCS)
17.8 約束理論的D-B-R法
17.9 高級計劃與排產(APS)
17.10 關鍵路線與關鍵鏈
17.11 小結

第18章 生產作業控制
18.1 控制的意義和內容
18.2 計劃指令
18.2.1 加工單
18.2.2 派工單
18.3 反饋信息
18.3.1 工序跟踪報告
18.3.2 工作中心完工報告
18.4 確定工序優先級
18.5 常用調度措施
18.6 拉動作業
18.6.1 看板作業
18.6.2 反沖法
18.7 製造執行系統

第19章 庫存管理
19.1 物料管理
19.1.1 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19.1.2 物料經理
19.2 庫存管理
19.2.1 庫存控制
19.2.2 庫存目的
19.2.3 庫存費用
19.2.4 庫存事務
19.3 安全庫存與安全提前期
19.3.1 安全庫存
19.3.2 安全提前期
19.4 定貨批量
19.4.1 批量規則
19.4.2 批量增量
19.4.3 損耗及有效成分
19.5 補充庫存的方法
19.5.1 定貨點法
19.5.2 兩箱法
19.6 庫存盤點
19.6.1 物料的ABC分類
19.6.2 循環盤點
19.6.3 維護庫存信息的準確性
19.7 倉庫與貨位
19.8 庫存與業務的集成關係
19.8.1 ERP系統庫存台賬的特點
19.8.2 信息集成在庫存台賬上的體現
19.9 小結

第20章 採購管理
20.1 採購管理的重要性
20.2 成本由誰定調
20.3 採購管理觀念的轉變
20.3.1 合作夥伴
20.3.2 協同作業
20.4 採購模式和採購流程
20.4.1 間歇式定貨生產
20.4.2 重複性生產與VMI
20.5 總體擁有成本的應用
20.5.1 TCO概述
20.5.2 TCO分析
20.6 選擇供應商
20.6.1 供應商分類
20.6.2 選擇供應商的標準
20.6.3 減少同一物料供應商的好處
20.6.4 供應商業績評價
20.7 集中與分散採購
20.8 自製與外購決策
20.8.1 處理自製轉外購的方法
20.8.2 影響自製與外購決策的因素

第21章 產品成本
21.1 管理會計
21.1.1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21.1.2 標準成本體系
21.2 責任會計製
21.2.1 責任會計的原則
21.2.2 成本中心
21.2.3 利潤中心
21.3 產品成本構成
21.3.1 成本構成
21.3.2 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
21.3.3 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
21.4 產品成本計算
21.4.1 計算產品成本的基礎數據
21.4.2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21.4.3 間接費分配
21.5 作業成本法
21.5.1 作業成本法的意義
21.5.2 作業成本法的間接費分配
21.5.3 計算步驟
21.6 成本類型
21.6.1 標準成本
21.6.2 實際成本
21.6.3 模擬成本
21.7 成本差異分析
21.7.1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21.7.2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21.7.3 變動間接費差異
21.7.4 固定間接費差異
21.8 決策應用
21.8.1 貢獻毛益
21.8.2 差量分析
21.8.3 本量利分析
21.8.4 盈虧平衡點分析
21.8.5 預測利潤和目標銷售量
21.8.6 定價決策

第3部分 項目管理與ERP實施
參考文獻
我對ERP實質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