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魅惑的政治心理:獨裁者的輿論,只是權力允許你聽見的聲音
徐賁
- 出版商: 山頂視角文化
- 出版日期: 2025-10-08
- 定價: $780
- 售價: 8.5 折 $663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600
- ISBN: 6267709523
- ISBN-13: 9786267709528
-
相關分類:
管理與領導 Management-leadership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商品描述
【極權是最危險的政治,讓你以為自己是自由的】
◎當多數人都服從,你還能保有自己的判斷嗎?
◎為什麼我們總是自願相信權威,而不是質疑?
◎極權不再用槍口控制你,那它現在靠的是什麼?
◎你相信的選擇是自由意志,還是被設計好的服從?
從米爾格倫到阿希,真實實驗證明
──服從源於人性,不是政令
▎極權不是強迫,而是一種選擇的過程
我們習慣將極權政權視為一種暴力壓制的產物,但這本書提醒我們,它更可能是群體心理共構的結果。當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認同權威,當服從逐漸變成「理所當然」,極權便不再只是外在的威脅,而成為內心的選擇。本書從人性的依附傾向與社會壓力出發,重新檢視人們為何會走向順從,甚至在過程中失去自我判斷的能力。
▎政治心理學揭開群體服從的內在機制
透過政治心理學的視角,本書引用多項經典心理學研究,包括米爾格倫的服從實驗、阿希的從眾行為測試,以及津巴多對角色與情境的分析,深入探討人們為何會在看似自願的情況下配合權力的要求。書中不僅整理出群體如何影響判斷與行為,更指出在政治場域中,這些心理傾向如何被放大、被引導,成為統治者操縱集體的工具。
▎從語言到情緒:極權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極權往往不以明目張膽的形式出現,而是透過語言定義、情緒操作、標籤分類等方式,滲入人們的日常思維與互動模式。本書剖析「話語控制」如何建構「唯一正確的現實」,以及領袖形象如何引發群眾崇拜與自我否定。這些現象不只是歷史或遠方的問題,而可能正以更細緻的方式出現在現代社會中,令人防不勝防。
▎拆解魅惑,是當代公民的心理防護
這本書不只是分析權力與服從的關係,更是一部幫助讀者提升心理辨識力與社會警覺力的工具書。在資訊爆炸、情緒被操弄的年代,懂得質疑、不盲從、不隨波逐流,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素養之一。作者藉由大量實證與案例,提醒我們:對極權魅惑的理解,是現代人對抗操控的基本能力,而這場對話,正從理解自己開始。
本書特色
本書以政治心理學為核心視角,深入剖析人們如何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權威、服從群體、內化統治。透過經典心理實驗與現代社會現象交織,揭示極權並非全然來自壓迫,而是經由語言操控、情緒引導與認同建構逐步形成。書寫語氣兼具專業與可讀性,讓讀者在理解歷史與現實中的極權魅惑時,亦能反思自身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簡介
徐賁
美籍華裔學者,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麗學院英語系榮休教授。長期致力於文學理論與人文教育研究,並關注民主、公民社會與公共討論等議題。主要著作包括《閱讀經典: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經典之外的閱讀》、《人文啟蒙的知識傳播原理》、《與時俱進的啟蒙》、《AI時代的人文啟蒙和教育》、《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犬儒與玩笑》、《知識分子與公共政治》、《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統治與教育》、《暴政史》、《極權下的人性》、《極權下的日常生活》、《極權下的身分焦慮》、《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等。
目錄大綱
前言
序言 極權魅惑的政治心理學透視
第一部分:極權心理的古典奠基(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期)
第一章 早期政治心理學的發生與問題意識
第二章 群眾心理透視:解構極權狂熱與魅惑的先聲
第三章 政治心理學洞見:從群體認同到幻覺依賴
第四章 20世紀初的現代性危機、群眾心理和極權主義魅惑
第五章 黑暗中的引路者:群眾、權力與極權魅惑的深層結構
第六章 重構群眾形象:從病理化到政治主體性的理論轉向
第二部分:宣傳、與極權人格的生成機制(20世紀中期以後)
第七章 極權的魅惑:現代宣傳的邏輯與共謀機制
第八章 平凡之惡的深層剖析:極權代理人的心理肖像
第九章 極權魅惑的心理操控:納粹主義與史達林主義宣傳策略的比較分析
第十章 極權日常生活中的儀式感的魅惑
第十一章 犬儒主義的極權統治和不被相信的謊言
第十二章 地獄文庫:獨裁者的著作如何統治世界
第三部分:政治心理的情感、信念與行動
第十三章 權力與人格:政治心理學的奠基之作
第十四章 揭祕現代人的心理困境與威權主義根源
第十五章 專制極權賴以存在的潛在人格
第十六章 從邊緣人到真信徒:極權心理與魅惑的深層邏輯
第十七章 威權體制下個體政治行為的三種選擇
第十八章 道德心理與政治心理的交會
第四部分:大人物和小人物的魅惑與幻滅
第十九章 作為政治心理工程的青少年和兒童極權魅惑
第二十章 當歷史成為傷痕,文學成為見證:文學中的中普通人心理陷阱
第二十一章 從烈焰到灰燼:革命理想的魅惑與幻滅之旅
第二十二章 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自我催眠和精神魅惑
第二十三章 幡然悔悟與執迷不誤:知識菁英和「大人物」的魅惑
第五部分:後極權和數位時代的魅惑危險
第二十四章 新極權魅惑與數位時代的心理操控
第二十五章 極權主義及其形成機制的心理暗流
第二十六章 胡扯與魅惑—語言腐敗如何支撐後極權的心理結構
第二十七章 後極權時代的知識分子及其文化使命
第二十八章 知識分子美化專制獨裁的心理機制與當代回聲
第二十九章 公民的免疫力:抵抗「溫和奴役」的日常修練
第三十章 AI時代的「恐怖型」和「操盤型」暴政
第三十一章 生命科學加持時代的獨裁者心理和「永生敘事」
後記
Bibl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