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阻力改變:華頓商學院爆紅行為科學課,直擊內在弱點,高效自我成長 How to Change: The Science of Getting 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Be

Katy Milkman 著 韓絜光 譯

  • 出版商: 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 2022-04-28
  • 定價: $430
  • 售價: 8.5$366
  • 貴賓價: 7.9$340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312
  • ISBN: 9863987530
  • ISBN-13: 9789863987536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想要更健康,更有紀律,財富更自由……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更好的期待,但總難達成
行為科學新方法,選對的改變策略,比意志力更長效
直擊隱藏的行動弱點,不費力地解決綑綁自己的問題


  亞馬遜最佳商管書|金融時報最佳商管書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Next Big Idea Club選書


 《恆毅力》暢銷作家安琪拉‧達克沃斯專序推薦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Google前執行長艾瑞克‧施密特、史丹佛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等超過二十位領域專家大力強推
  《紐約時報》年度必讀佳作:「如果你今年只讀一本個人成長書,就是這本了!」

  想規律運動,但下班已經好累,「明天再開始」真的不是藉口?
  已經提前準備、提早開始,卻還是最後一刻壓死線?拖延到底怎麼治?
  寫上筆記本、設定連續提醒,還是忘記?是金魚腦還是下意識故意忽略?
 
  要改變,真的很難!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關鍵在於,讓我們卡關撞牆的阻力,往往不是來自外在環境,而是內心的人性使然。

  想要更好的生活,不需要壓抑欲望,而是要找到正確的改變策略!

  本書作者凱蒂‧米爾克曼是Thinkers50管理思想家,也是華頓商學院獲獎無數的熱門教師,曾與白宮、Google、紅十字會等組織合作。她發現,我們難以改變,常常是因為不了解問題的癥結,因此用錯方法或找錯工具,屢戰屢敗之下,漸漸失去了動力。

  好消息是,行為科學領域發現了多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對抗拖延、惰性、先樂後苦的衝動、健忘與自我懷疑等最頑強的內在阻力。

  這些方法已經被用在提升疫苗接種率、減少醫院開立非必要藥物、成功讓Google員工更踴躍利用公司的進修課程,也顯著提升大學生成績、助人建立運動習慣、甚至提高了選舉投票率。

  你可以在本書中學到──

  新起點效應:回到白紙狀態,最容易改變。用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場合或事件作為契機,跟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從今天開始就是新的我!

  誘惑綁定法:把苦差事(去健身房)與你迫不及待想做的事(追劇)互相綁定,真的可以一舉兩得,推動自己做長遠效益高,當下卻不快樂的事。

  承諾機制:別再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善用承諾機制,規定自己沒做到時需付出的代價,可以大幅提高目標達成率。

  複製貼上法:把同儕壓力變助力!自己改變很困難,有意識地尋找已經有成功經驗的典範人物,模仿他們的做法。

  計畫提示法:「單純忘了做」是妨礙我們改變的隱形殺手。練習在計畫中加入提示(發薪日就要存退休金),不要凡事仰賴大腦記。

  針對絆住我們的人性弱點設計策略,以智取勝,一步一步到達理想狀態。

名人推薦


  「米爾克曼是天才。她在這本書中分享了所有改變行為的祕密。」──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推出你的影響力》(Nudge)作者

  「想掌握量身打造、實證有效的行為改變策略,快讀這本精彩的作品。」──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前執行長

  「本書是無價的指南,充滿洞見,可以幫助你達成理想中的財務與生活目標。」──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R. Schwab),嘉信理財集團創辦人

  「睿智、前瞻,寫出了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科學突破。」──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Thrive Global創辦人暨執行長

  「如果你想變得更好,想幫助你的團隊、你的事業更上層樓,快買這本書回去看。」──拉茲洛‧博克(Lazlo Bock),Humu執行長、前Google人資長

  「所有人都想知道,如何持久、有效地改變行為。米爾克曼以最前沿的科學解答了這個難題。」──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心態致勝》(Mindset)作者

  「這本書是三項全能:以實證為基礎、讀來引人入勝、充滿可執行的方法,幫助你做出更聰明的選擇。」──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Give and Take)作者

  「充滿智慧與動人的故事。最棒的是,這本書有很多可以馬上行動的下手處。」──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恆毅力》(Grit)作者

  「詳述了行為改變科學的進程,米爾克曼告訴我們哪些方法有效、哪些其實無效,並且告訴我們背後的為什麼。」──史蒂芬‧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作者、Freakonomics Radio主持人

  「幫自己一個忙,一定要從頭到尾讀完這本書。」──史帝夫‧李維特(Steve Levitt),《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作者

  「很多書都在談如何克服生活中的障礙,但沒有一本像這本書一樣說明清晰、精采好讀、具說服力。」──羅伯‧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影響力》(Influence)作者

  「每個人都需要、簡單好讀的指南,幫助你了解那些擋在你與理想目標之間的障礙,並提供你馬上開始改變的方法。」──蘿瑞‧桑托斯(Laurie Santos),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快樂實驗室」(The Happiness Lab)podcast主持人

  「你不只能在這本書中讀到關於自己行為的許多洞見,更能為自己打造一個全新的開始!」──溫蒂‧伍德(Wendy Wood),《習慣力》(Good Habits, Bad Habits)作者

  「想克服最糟的慣性,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本書是最有效的指南。」──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什麼時候是好時候》(When)作者

  「任何想改變習慣,或扭轉人生的人,都該讀這本書。」──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作者

  「想打造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就從這本書開始。」──丹‧希思(Dan Heath),《上游思維》(Upstream)作者

  「行為科學的大師班。」──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跨能致勝》(Range)作者

  「讀完這本書,讓我充滿希望,覺得改變真的有可能!」──多莉‧丘夫(Dolly Chugh),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社會心理學家

  「你會對書中的故事與行為改變科學有所學習、從中成長、受到啟發。必讀之作。」──茉杜普‧阿基諾拉(Modupe Akinola),哥倫比亞商學院管理學教授

  「這本書提供清晰的路徑,可以指引你克服人生最大的挑戰──成為我們認為應該成為的自己。」──史丹利.麥克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美國陸軍退役上將

  「米爾克曼不只帶給你最新的行為科學,她還像啦啦隊一樣在旁邊鼓舞著你。給每一個想改造自己生活的人,快看這本書吧。」──安妮‧杜克(Annie Duke),《高勝算決策》(Thinking in Bets)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凱蒂‧米爾克曼(Katy Milkman)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James G. Dinan教授,嘉信集團大眾行為經濟學Podcast節目Choiceology主持人,國際判斷決策學會前主席。她也是「行為永久改變倡議」的共同創辦人兼共同總監,該研究中心的使命是推動行為永久改變相關科學的研究,歷年成果均記錄在Freakonomics Radio。米爾克曼曾與數十個組織合作促進正向改變,包括Google、白宮、美國國防部、美國紅十字會、24 Hours Fitness健身中心、Walmart超市和Morningstar投資公司。她也是多次獲獎的學者與教師,經常發表文章於主流媒體,如《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經濟學人》、《今日美國》及《科學人》雜誌等。2021年,米爾克曼獲選為Thinkers50管理思想家。米爾克曼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大學學位,主修運籌學和美國研究(也是網球校隊),在哈佛大學攻得博士學位,主修商業與電腦科學。米爾克曼現與丈夫及一子住在賓州費城。

譯者簡介

韓絜光


  台大外文系畢業,專職人文科普書籍與字幕翻譯。在天下雜誌出版的譯作有《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我們住在焦慮星球》等書。另有 《足球帝國》、《蕭邦的鋼琴》、《探險家學院》系列等。喜歡貓、角蛙和末日電影。譯作賜教:seed2341@gmail.com

目錄大綱

序 化阻力為助力,用更聰明的策略升級自己 安琪拉‧達克沃斯
前言 正面回擊內在弱點,以智取勝

第一章 新起點效應──回到白紙狀態,最容易改變
第二章 誘惑綁定法──把苦差事變好玩,克服先樂後苦的衝動
第三章 承諾機制──解決拖延毛病、確實達成目標的祕密
第四章 提示計劃法──設計提醒機制,聰明對抗健忘
第五章 預設值──讓懶惰成為助力,養成高效率
第六章 言出必信效應──消除自我懷疑,信心是成功改變的關鍵
第七章 複製貼上法──善用社會壓力,讓同儕幫自己進步
第八章 打造理想生活,需要每一天的紀律

謝辭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