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世界史:財富哪裡來?經濟成長、貨幣與危機的歷史 Der Sieg des Kapitals: Wie der Reichtum in die Welt kam: Die Geschichte von Wachstum, Geld und Krisen

烏麗克.赫爾曼(Ulrike Herrmann) 賴雅靜

  • 出版商: 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 2018-02-07
  • 定價: $420
  • 售價: 9.0$378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312
  • ISBN: 9578630158
  • ISBN-13: 9789578630154
  • 相關分類: 經濟學 Economy
  • 立即出貨 (庫存=1)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唯有了解了資本主義的歷史, 
才能洞察資本主義是一種歷史現象。 

這本書與我們想像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像原文書名《資本的勝利》所暗示的是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奇的複雜的「理財產品」。蒸汽動力在羅馬時代眾所皆知,當時隨時都在追求利潤和財富,卻沒有資本主義。那麼資本主義是什麼? 

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十八世紀末的人萬萬沒想到,英國的小村莊以機器取代人類勞動力的紡織機,居然會為全球經濟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一個經濟制度的起始能夠成為資本主義,而且繼續征服了幾乎整個地球。當時德國急起直追,在伍珀塔爾(Wuppertal)一地確實有些製造商發現了這樣的稀有商機,因此專門製造各種帶子,例如絲帶、橡皮筋、橡皮帶、棉帶、花邊等,而普魯士政府也設法買到一款英國紡織機,供伍珀塔爾的工廠仿造。這些工廠主人其中一人出身恩格斯家族,此人之子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社會主義者。馬克思與恩格斯對英國的金融資本主義所知甚深,因為他們自己也屬於投機客,也和一般的資產階級一樣,借助《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獲取資訊以挑選投資標的。1895年恩格斯過世時,法庭宣布的遺囑上他遺留的財產高達22,600英鎊,相當於今日的220萬英鎊。另外,他還持有鐵路股票、「南都會石油氣公司」(South Metropolitan Gas Company)與海峽隧道有限公司(Channel Tunnel Corporation Ltd.)的股份。 

世界並不新,全球化也不新。一窩蜂的投資熱潮和金融產品所導致的金融危機也一再上演。資本主義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這個體系全面滲透到我們所有的生活領域,因此人人都該了解資本主義是如何運作的。在本書中,烏麗克.赫爾曼說明資本主義的歷史緣起,並且釐清各種誤解。她解釋我們並非活在市場經濟中、資本何以不等同於貨幣、通膨並不可怕而全球化並不危險等等。她認為資本主義是歷史產物,唯有從歷史角度觀之,才能透徹了解。因此她根據凱因斯的觀點切入正題,並從歷史角度縱直分析,反駁將現代生產方式視為「永恆」的經濟學家的觀點。回到美索不達米亞和古羅馬,詮釋了金錢、信用、利潤和投資等各種概念與淵源。以事實和數據佐證,釐清錯誤的觀念。在她的書中,通貨膨脹並非不好的現象,負債也不是嚴重問題,而是有其存在的必要。那並非企業營運失誤,而是正常現象。經濟不是一切,但若沒有經濟就什麼也不是。若能了解我們依賴最深的經濟模式,明白資本主義如何能不產生危機,就可以避開危機的侵襲。對於每一位想了解經濟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何以不該放任經濟自行運作的人,都不可錯過這本書。 

推薦 
「一本沒有意識型態、書寫流暢且開卷有益的書。」 
──《時代知識》(Zeit Wissen)雜誌 

「這是一本很好、很有趣的書。對非經濟學背景讀者來說,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 
──《反思頁》(NachDenkSeiten)評論網站 

「這本書對經濟和危機進行了很好的概述。」 
──《法蘭克福環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 

「這本書值得我們拍胸脯說,我們希望它能擁有許多讀者。」 
──德意志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弦外之意》(Zwischentöne)節目 

「對所有認為財經書太無趣、金融危機太複雜的人,本書恰好提供了明晰的解釋。」──德國電視一台(ARD),ttt–title thesen temperamente 

一本趣味橫生的科普書,從回顧人類的歷史,釐清許多長期以來受到誤解的觀念和事物,其中的論述更可提供今日臺灣社會思考,進而破除一些迷思。
 

作者簡介

麗克.赫爾曼(Ulrike Herrmann),1964年生,是德國《日報》(taz)的財經記者,曾接受過銀行職員的職業教育,並於大學攻讀歷史與哲學。著有《哇,我們可以納稅,中產階級的自我欺騙》(Hurra, wir dürfen zahlen. Der Selbstbetrug der Mittelschicht)、《資本的世界史》等書。 

譯者 
賴雅靜,政大中文所畢業,任專職譯者多年,譯有《隱頁書城》、《資本的世界史》、《犯規心理學》等書,翻譯作品包括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書籍。

目錄大綱

導讀 資本主義並非永恆的存在,只不過是歷史的產物 黃紹恆 
前言 資本的勝利 

第一篇 資本的崛起 
第一章 成長奇蹟:財富形成的時候 
第二章 古羅馬人熱愛金錢,卻不是資本家 
第三章 偶然?中國經濟何以未曾大幅成長 
第四章 恰好在英國: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 
第五章 抄襲:德國人千方百計迎頭趕上 

第二篇 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 
第六章 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 
第七章 資本主義不是國家的對立面 
第八章 全球化並不新 

第三篇 資本對金錢 
第九章 貨幣是謎,而且不等同於資本 
第十章 黃金?多謝,免了 
第十一章 債務與利息?歡迎之至 
第十二章 美哉通膨:貨幣何以必須貶值 
第十三章 錢滾錢:人類一直都懂得如何投機 

第四篇 資本的危機 
第十四章 危機後就是危機前:現代資本主義如何不斷陷入困境 
第十五章 資本主義的終點看似近了:1929年以來的經濟危機 
第十六章 新自由主義的虛假勝利:1973年究竟出了什麼事? 
第十七章 始自2007年的金融危機:讓銀行破產不是個好主意 
第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危機:歐債危機 
第十九章 錢不能吃:德國人如何拯救自己的資產 

後記 展望未來:資本主義的滅亡 
致謝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