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技術——硬件、軟件、系統集成和項目管理(原書第4版)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由德文版第4版翻譯而來。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汽車電子技術導論,汽車電氣系統,能量存儲裝置,混合動力驅動和電驅動,柴油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示例,汽車總線系統,汽車電子系統硬件,汽車電子系統軟件,信息安全(信息保護),汽車電子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項目管理、流程和產品,應用示例,汽車的個性定義與調整,以及未來的汽車科技。 本書適合汽車行業電子電氣工程師、研究人員以及汽車零部件企業的電子技術人員閱讀使用,也適合大專院校車輛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拿到博士學位後,在博世任職多年,後到阿莎芬堡技術大學開創了汽車電子專業

目錄大綱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譯者的話
第1章導論1
第2章汽車電氣系統3
2.1車身線束系統3
2.1.1導線和導線束3
2.1.2布線圖6
2.1.3插接器7
2.1.4熔絲9
2.2多級電壓電路網絡9
2.3電能管理11
參考文獻12
第3章能量存儲裝置13
3.1鉛酸電池15
3.2鉛碳電池16
3.3鎳鎘電池16
3.4鎳氫電池17
3.5鋰離子電池17
3.6鈉硫電池19
3.7鋰硫電池20
3.8鋰空氣電池20
3.9鈉氯化鎳電池20
3.10鈉離子電池21
3.11鈉空氣電池21
3.12儲能電容器21
3.13燃料電池23
3.14其他能量存儲設備24
參考文獻25
第4章混合動力驅動和電驅動27
4.1電機27
4.1.1直流電機28
4.1.2同步電機29
4.1.3異步電機30
4.1.4變頻器31
4.2發電機32
4.3起動機34
4.4起動發電機36
4.5混合動力汽車36
4.5.1串聯式37
4.5.2並聯式39
4.5.3混聯式39
4.6純電動汽車40
4.6.1燃料電池汽車42
4.6.2可在公共電網充電的電動
汽車43
4.6.3太陽能汽車44
參考文獻45
第5章柴油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
示例46
5.1柴油發動機控制的任務47
5.2噴油系統47
5.2.1曲軸轉角48
5.2.2計算噴油量51
5.2.3計算噴油起始時刻52
5.2.4噴油系統控制53
5.2.5噴油器控制54
5.2.6共軌壓強控制59
5.3發動機轉速控制60
5.4進排氣控制系統61
5.4.1排氣再循環系統62
5.4.2內燃機增壓裝置66
5.5廢氣處理68
5.5.1微粒過濾器70
5.5.2氮氧化物過濾器71
5.5.3廢氣傳感器75
5.6排放醜聞78
5.7熱能管理79
參考文獻80
第6章總線系統82
6.1設備功能的劃分82
6.2組成局域網的汽車電子
部件84
6.3CAN總線86
6.3.1CAN總線的物理層87
6.3.2CAN總線的數據鏈路層97
6.3.3上層協議層示例103
6.3.4CAN FD和CAN XL105
6.4其他的總線系統107
6.4.1LIN總線107
6.4.2時間觸發的總線系統109
6.4.3乘員保護系統總線113
6.4.4簡單的傳感器總線114
6.4.5多媒體應用總線114
6.4.6以太網116
6.4.7無線網絡117
6.5實踐方法117
參考文獻120
第7章硬件122
7.1電控單元結構122
7.1.1核心運算器123
7.1.2傳感器132
7.1.3傳感器信號處理136
7.1.4執行器控制142
7.1.5變壓器151
7.2電磁兼容性153
7.2.1幹擾源和潛在敏感裝置153
7.2.2幹擾耦合機制154
7.2.3電磁兼容性法規157
7.2.4確保電磁兼容性的措施166
7.2.5電磁兼容性模擬170
7.2.6電磁兼容性檢測和測量
方法171
7.3力學要求174
7.4熱學要求175
7.5化學要求和密封性179
7.6環境保護要求181
7.7聲學要求182
7.8封裝和連接技術182
參考文獻184
第8章軟件189
8.1電控單元軟件架構189
8.2實時操作系統192
8.2.1實時操作系統的任務192
8.2.2OSEK/VDX194
8.2.3AUTOSAR197
8.3軟件的控制和調節功能202
8.3.1控制功能202
8.3.2PI控制器和PID控制器203
8.3.3基於模型的控制器206
8.4軟件的自診斷功能212
8.4.1故障的識別和處理213
8.4.2故障信號的去抖動和
自愈215
8.4.3故障存儲管理215
8.4.4電控單元和測試儀之間的
通信216
8.4.5車載診斷系統220
8.4.6通過診斷接口進行編程224
8.4.7ODX224
8.4.8OTX225
8.5應用軟件開發226
8.5.1設計和建模226
8.5.2程序開發227
8.5.3旁路技術229
8.5.4數據和應用程序230
8.5.5軟件測試235
8.5.6閃存程序寫入242
參考文獻244
第9章信息安全(信息保護)247
9.1開發過程中的信息安全249
9.2加密250
9.3身份認證253
9.4驗證254
9.5特殊攻擊255
9.5.1惡意軟件256
9.5.2邊信道攻擊/側信道攻擊256
9.6測試257
參考文獻257
0章安全性和可靠性259
10.1ISO 26262標準260
10.2電子系統的失效261
10.3軟件的失效268
10.4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分析
方法268
10.4.1FMEA268
10.4.2故障樹分析271
10.4.3事件序列分析272
10.5改進措施273
10.5.1元件的品質驗證273
10.5.2監控和診斷274
10.5.3覆雜度和冗余度274
參考文獻276
1章項目管理、流程和
產品278
11.1汽車行業的特點278
11.2電子系統開發的步驟280
11.3項目和流程281
11.4實踐中的項目283
11.5項目的階段性284
11.5.1獲取階段284
11.5.2規劃階段286
11.5.3開發階段300
11.6產品生命周期管理303
11.7基於架構的開發304
11.8維護已投產產品305
11.8.1開發部門對已投產產品的
支持305
11.8.2量產305
11.8.3售後服務307
11.9產品質量308
11.9.1質量管理309
11.9.2質量標準313
參考文獻317
2章應用示例320
12.1空調控制系統的功能
開發320
12.1.1空調控制的原理320
12.1.2空調控制系統的結構
(示例)321
12.1.3空調電控單元的功能開發
(示例)321
12.2動力總成系統324
12.2.1汽油發動機電控單元324
12.2.2可變凸輪軸電控單元327
12.2.3電控燃油泵330
12.2.4電控機油泵330
12.2.5變速器電控單元331
12.2.6離合器電控單元331
12.2.7電子差速器鎖332
12.2.8發動機安裝333
12.3汽車動力學和主動安全
系統335
12.3.1縱向動力學和制動系統336
12.3.2橫向動力學、轉向系統和車
身電子穩定系統(ESP)341
12.3.3垂直動力學344
12.3.4輪胎監測系統346
12.4被動安全系統348
12.4.1預碰撞系統349
12.4.2安全帶張緊器349
12.4.3安全氣囊350
12.4.4行人保護系統351
12.4.5座椅安全系統352
12.4.6事故數據記錄器352
12.5駕駛輔助系統和信息
系統353
12.5.1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和變道
輔助系統353
12.5.2泊車輔助354
12.5.3導航系統355
12.5.4車載信息服務系統358
12.5.5自動駕駛360
12.5.6車窗清潔系統362
12.5.7照明系統362
12.5.8夜視系統365
12.5.9疲勞輔助系統366
12.5.10防眩目後視鏡367
12.5.11外後視鏡367
12.6人機交互367
12.7舒適性系統370
12.7.1座椅系統371
12.7.2電動車窗和天窗371
12.7.3頂蓋控制372
12.7.4個性化372
12.7.5車內照明372
12.8娛樂系統372
12.9車輛聲學374
12.10防盜保護374
12.10.1車輛進入374
12.10.2防盜器376
12.10.3轉向盤鎖378
12.10.4報警系統378
參考文獻378
3章汽車的個性定義與調整383
參考文獻385
4章未來的汽車科技386
14.1自適應系統386
14.2納米技術387
14.3光電子技術387
14.4增強現實技術388
14.5其他的未來科技388
參考文獻389
作者 ,曾任博世項目經理,目前在高校任教授 譯者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 傑青 精裝,印裝精美